因材施教 育子成才
2015-01-16

 ------- 由多样性想到的  

  

  “儿呀,你别看日本动画片了,小日本侵略中国那么多年,多可恨,你怎么一点儿都不爱国,现在给你们看的动画片在日本国内都不放映,专门放给你们洗脑的,打打杀杀的,渗透暴力思想给你们”。我训儿子说。

  “谁说的,妈,你别给我扣大帽子,看个动画片,你就说我不爱国,日本动画片有什么不好的,不是你说的那样”儿子辩解道。

  和孩子说了半天,也没说服他不看日本动画片,我试着让他读《弟子规》,可做了半天工作也没做通。现在孩子的教育怎么就这么难,哪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,他人之蜜糖,我辈之砒霜,那些诱惑对于喜好它的人来说,是控制不了的冲动之源,可对于我,对这些不感兴趣,甚至嗤之以鼻的人来说,避之唯恐不及,更别说什么诱惑了。老百姓有句老话“好吃不如爱吃”,想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我觉得如果让孩子远离诱惑方法,只有一个:把它变成他不喜欢的、不爱吃的,才能引导他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。

  想要孩子做到,我们家长首先要做到,不能言行不一致,说一套,做一套,在孩子心里埋下表里不一的印象。如果我们不孝敬长辈,怎能要求孩子将来孝敬我们;我们做事虎头蛇尾,怎能要求孩子持之以恒;我们让孩子讲礼貌,文明待人,可我们平时说话带脏字,粗鲁,又怎能让孩子信服。

  我们不希望孩子走我们曾经走过的弯路,希望他们趁着现在,珍惜时间,好好学习,目的和出发点总是好的,但要有方法;对孩子的教育,不能总举反面例子,也不能拿别人成功的例子套,因为那是别人的,是适合人家孩子的,不可能复制的;对于孩子,只能循循善诱,因材施教,“棒下出孝子”的大棒政策和一味溺爱的怀柔政策,都是有弊端的,什么是最适合的,只有在生活中慢慢体会,在点点滴滴中积累。

  路漫漫,其修远兮。教育孩子如登山,既体会爬山的艰辛,还可领略沿途的大好风景。(贾兆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