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曰:父母在,不远游;游必有方。我对这句话真正的理解是在2012年的那个冬天。
那年的冬天异常寒冷,我坐在从绥芬河发往齐齐哈尔的火车上,心像结了冰碴一样难过。周围的人们在忙着各自的事情:有睡觉打呼噜的,有聊天的,有玩手机,有看电影的,还有我--流着眼泪的。下午上班的时候接到了哥哥的电话,他说奶奶躺在齐齐哈尔第一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,已经下病危通知书了。远在石家庄的他望尘莫及,希望我去看看,他也好有时间买回来的火车票。电话中他的声音略带颤抖,故作轻松的语气出卖了他焦急的心,而电话这头的我,早已泣不成声。
这是我离开家工作的第三年。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在学校寄宿上学的我,并没有因为离家远而与家人淡漠,深爱着家里的每个人。突然接到奶奶病重的消息简直让我难以接受。记忆中的她身体硬朗,经常和爷爷一起骑自行车往返连队和场部,有时候去看儿女,有时候去采蘑菇,采苏子叶,现在想想,那竟然是3、4年前的事了。
一 夜的火车我没有睡着,我在祈祷,祈祷上天能看在奶奶那么乐于助人的份上,让她平安度过劫难,让她再陪陪我们。当我怀着忐忑的心站在医院的门口时,告诉自己,无论见到什么,都要坚强一点。我以为自己可以做到。可当我看到爷爷苍老的脸,弟弟们无助的眼神,我的伪装就像一只纸老虎,顷刻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。我最爱的奶奶身上插满了管子,我走过去轻轻的说,奶,我来看你了。可她迷茫的双眼竟然不认识我。我是她孙女啊,20多年的亲孙女啊,她竟然不认识我了!我的嗓子像是噎进了一块石头,疼的说不出话来;我想摸一摸她瘦弱苍白的脸,才发现手厉害的颤抖着。我奔出病房,失声痛哭。我觉得我要崩溃了,不敢想象她会是现在这个样子,病痛折磨的她已经忘记了家人的样子,她身上插满的那些管子,那该有多么疼啊。
当我整理情绪再返回病房的时候,奶奶已经昏睡过去了,我坐在她的床前仔细看着她的脸,多想她赶快好起来,再叫我一声大孙女,再问问我的近况。还记得上次离家前她偷偷塞给我钱,让我多吃水果;她还说她和爷爷身体好着呢,经常去锻炼;最近打麻将又赢钱了,要给我做好吃的……。或许是上天听到了我的祈祷,又或许是奶奶的求生意念强大,半个月后,家人把奶奶从医院接回了家中。只是,自此,她却再也不能陪我们说话,也再不能走路了。
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”,我第一次对这句话印象深刻是在高中的课堂上。年轻的数学老师悲恸的对我们讲述他过世的父亲时,全班都沉默了。经过奶奶病重这件事后,我又对这句话,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,也更加的珍惜和感恩现在所拥有的一切。
2013年的某一天,妈妈给我打电话说:“家里有个招聘,我看了还不错,你要不要回来试试。”我想了想,说:“好”。(王宏雪)